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于4月11日~1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2025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CSCO BC指南)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详细且精准的治疗指导。肿瘤瞭望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就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系统治疗的指南更新要点进行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5全国乳腺癌大会于4月11日~13日在北京召开,会上2025版《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CSCO BC指南)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详细且精准的治疗指导。肿瘤瞭望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王树森教授就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系统治疗的指南更新要点进行深入解读,以飨读者。
01
肿瘤瞭望:本次全国乳腺癌大会上我们再次迎来了《CSCO BC指南》的更新,首先请您为大家从2024版《CSCO BC指南》上勾画出此次指南更新要点。
王树森教授:《CSCO BC指南》的更新频率为每年更新一次,2025版《CSCO BC指南》已经发布,我将为大家简单总结2025版《CSCO BC指南》中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部分的更新内容。
首先,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仍然是分为两大板块进行治疗推荐的,第一部分是三阴性晚期乳腺癌解救化疗部分,第二部分是解救化疗联合免疫治疗部分。
解救化疗
解救化疗部分整体格局还是根据紫杉类治疗敏感和紫杉类治疗失败进行分层、分类治疗推荐的。主要变化是在II级推荐中增加了:氟唑帕利+阿帕替尼(2A)。这一推荐是基于FABULOUS研究,该研究探索了氟唑帕利联合阿帕替尼/单药氟唑帕利对比研究者选择的标准化疗治疗胚系BRCA突变的HER2阴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显示,氟唑帕利联合阿帕替尼组相较于标准化疗组PFS时间得到了显著延长(11.0个月vs 3.0个月,HR=0.27)。基于FABULOUS研究结果,氟唑帕利+阿帕替尼治疗方案被2025版《CSCO BC指南》作为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II级推荐。
此外,在紫杉类敏感和紫杉类失败人群的III级推荐中,新增氟唑帕利(2A)方案。该治疗方案受到推荐同样是基于FABULOUS研究结果。FABULOUS研究中单药氟唑帕利治疗组相较于标准化疗组PFS时间也有显著延长(6.7个月vs 3.0个月,HR=0.49),因此,氟唑帕利也被作为治疗推荐方案。
在解救化疗部分,ADC药物的治疗推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2024版《CSCO BC指南》中,对于紫杉类治疗失败的患者,戈沙妥珠单抗的推荐级别为II级推荐,证据类别为2A;2025版《CSCO BC指南》中,戈沙妥珠单抗的证据类别发生了变化,由2A上升到1A,推荐级别仍然是II级推荐。
此外,对于紫杉治疗失败的患者,II级推荐中又增加了芦康沙妥珠单抗,这一推荐主要是基于OptiTROP-Breast01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了既往接受过≥2线标准化疗方案且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并按照按1:1随机分为芦康沙妥珠单抗组和医生选择的化疗方案(TPC)组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TPC治疗组患者的PFS只有2.5个月,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组患者的PFS可以达到6.7个月(HR=0.32)。基于该研究结果,使得芦康沙妥珠单抗在2025版《CSCO BC指南》当中被推荐用于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
解救免疫治疗
2025版《CSCO BC指南》中新增描述性文字:解救阶段未使用过免疫治疗,同时无免疫治疗禁忌者,应优选化疗+免疫治疗;并对不同PD-1抑制剂适应症进行了强调,如基于TORCHLIGHT研究数据,NMPA批准了特瑞普利单抗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适应症,适用人群为PD-L1阳性CPS≥1;基于KEYNOTE-355研究,FDA批准了帕博利珠单抗在晚期乳腺癌的适应症,适用人群为PD-L1阳性CPS≥10。
02
肿瘤瞭望:在您看来,此次更新将为乳腺癌诊疗的临床实践带来哪些改变?
王树森教授:指南更新后,临床实践必然会有所改变。例如,免疫治疗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因为指南对不同人群作出了明确推荐。对于CPS≥1的三阴性乳腺癌晚期患者,我们可以考虑采用化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的治疗方案。
此外,指南推荐的氟唑帕利+阿帕替尼的治疗方案也提示我们,在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中应开展相应检测。例如,检测患者是否存在BRCA胚系突变,若存在,则氟唑帕利+阿帕替尼或单药氟唑帕利可作为治疗选择。另外,对于更广泛的患者群体,可以考虑采用ADC药物治疗,如戈沙妥珠单抗和芦康沙妥珠单抗等。随着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选择的增多,患者获得有效治疗的机会也会增加,生存期可能会进一步延长。
王树森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乳腺癌单病种首席专家
香港大学临床肿瘤学系荣誉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癌症中心乳腺癌诊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胸部肿瘤防治研究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现在主要从事乳腺癌内科的精准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
主持国自然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1项,省科技厅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1项。
主编教材《临床肿瘤学(clinical oncology)》,参编教材或专著多部。
作为主要执笔人或参与者制定了多项国家级的乳腺癌诊疗相关指南。
在国内外期刊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多篇,其中近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于JAMA、JCO、STTT、CANCER 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SCI论文多篇。
作为主要研究者牵头发起多中心临床研究20余项,其中包括I期临床试验6项目,Ⅱ、Ⅲ期大型多中心临床试验14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