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7日~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3年3月17日~19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白血病专家委员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暨2023年CSCO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高峰论坛”在海口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白血病专家委员会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在大会上,来自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的黄海雯教授报道了“BTK抑制剂不耐受及耐药后治疗策略”的相关内容,《肿瘤瞭望》在会议现场特邀采访了黄教授并针对该话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01
肿瘤瞭望:BTK抑制剂耐药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黄海雯教授:随着BTK抑制剂在临床上的普及应用,其耐药问题也开始引起更多的关注,就目前而言,BTK抑制剂耐药的主要原因可概括为:①BTK激酶的位点突变,这是产生耐药的关键原因,其中以C481位点突变最为常见,另外PLCγ2位点突变及CXCR4位点突变也是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②其他替代信号通路的激活,这也是BTK抑制剂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当BTK抑制剂应用时,BCR信号通路会受到抑制,而诸如PI3K、BCL-2及NF-κB等替代的信号通路会被激活,进而产生BTK抑制剂的耐药。③肿瘤微环境的改变也是耐药原因之一,例如免疫因素(t细胞功能减退等)、肿瘤干细胞的原发耐药等.
02
肿瘤瞭望:BTK抑制剂耐药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黄海雯教授:针对BTK抑制剂耐药的不同原因会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于BTK激酶位点突变的患者,目前在研发非共价的BTK抑制剂,包括LOXO-305(Pirtobrutinib)及ARQ-531(MK-1026)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BTK位点突变,在临床试验中也显示了疗效。对于其他替代信号通路激活所产生的耐药问题,可考虑应用其他的靶点抑制剂,例如PI3K或BCL-2通路激活,则可选择相应的PI3K抑制剂或BCL2抑制剂。对于肿瘤微环境改变所带来的BTK抑制剂耐药,CAR-T治疗已经展现出不俗的疗效。另外,传统的化疗方案(如R-BAC方案)对于BTK抑制剂耐药的慢淋(CLL)或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
03
肿瘤瞭望:临床上如何预测BTK抑制剂可能疗效不佳?
黄海雯教授:临床上应用BTK抑制剂治疗之前,需对BTK抑制剂的疗效进行预估,通常而言,若患者前期接受过多线治疗、治疗时β2微球蛋白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已经出现TP53突变等因素均提示BTK抑制剂的疗效可能不佳。
黄海雯教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淋巴瘤病区负责人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淋巴细胞疾病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淋巴血液学组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委会淋巴瘤学组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成员
江苏省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淋巴瘤联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