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访谈>正文

CCO 2018现场访谈│赵岩教授畅谈肿瘤防治科普以及人工智能的应用价值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18/8/26 10:26:26  浏览量:20273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18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于8月17-1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召开,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设立1个主会场

编者按:2018中国肿瘤学大会(CCO)于8月17-19日在辽宁省沈阳市隆重召开,大会以“肿瘤防治,赢在整合”为主题,设立1个主会场,8个主题会场,77个分会场,923位国内外肿瘤学领域知名学者、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全面、系统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肿瘤防治的前沿技术、最有价值的学术研究,肿瘤防治的新观念、新进展和新资讯,围绕肿瘤的基础研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领域,为我们呈现了一幅肿瘤防治学术交流的全景盛况,我们特邀辽宁省肿瘤医院的赵岩教授分享大会的热点话题。


本次大会特设科普专场分会场,特邀知名肿瘤院士与患者面对面进行交流和探讨,请问此举有何重要意义?讨论的主要话题有哪些?
 
赵岩教授:肿瘤的防治,防大于治。目前,肿瘤治疗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效果仍差强人意。癌症的预防日常化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肿瘤对人民健康的威胁,关键在于提高群众的健康素质。2030年全国健康规划纲要的落实落地有赖于民众健康意识的提升。提高早诊早治的意识,才能减少肿瘤对健康的威胁,减少因肿瘤丧失的劳动力。因此,本次大会特设科普专场分会场,开展了万人科普的专场,呼吁群众关注健康,提高素养,预防为主。早诊早治,远离肿瘤,提高肿瘤防治的效率。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近年来在肿瘤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您能举例说明一下人工智能在肿瘤防治领域方面的应用价值吗?
 
赵岩教授:在肿瘤防治领域中,无论是遗传学咨询、肿瘤的早诊早治、治疗方法的选择、还是新药研发等,人工智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的大量累积以及相关科技成果的落实落地,人工智能已经从概念走到了前台。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已经日渐成熟,如在影像学中,人工智能能够识别肺小结节、乳腺小结节等,减少人为疏忽,降低漏诊率。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延伸到基层医院,提高诊疗的同质性。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或年资较浅的医生也能够提供准确的诊断并提供更适宜的治疗方案。昨日大会中,Dr. Watson能够依据最新指南和科研成果提供诊断和治疗的策略,辅助医生进行更好的临床决策。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得到海量数据,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我们可以了解患者的个性化特点,遴选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选择更好的靶向药物,发挥高效低毒的作用。因此,人工智能具有非常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次中国肿瘤学大会胃癌分会场汇集了国内外胃癌领域的多学科知名专家,探讨胃癌的精准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等热点和争议问题。您能给我们分享其中的一些精彩论题吗?
 
赵岩教授: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一,胃癌非常普遍且表现出高异质性,通常同一胃癌组织中能够发现2种及以上组织学类型。胃癌的高异质性加大了治疗难度,晚期胃癌治疗效果非常不理想。本次大会上,大家比较关注的论题有以下几点:①胃癌的分子分型,如何通过测序等生物组学技术来识别胃癌特点并针对性地选择药物;②胃癌的手术方式,胃癌依然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是唯一能够使患者达到根治的手段。目前,胃癌手术策略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例如,哪些患者适合采用腹腔镜手术?侵犯浆膜的进展期胃癌是否适合采用腹腔镜手术等。希望未来通过更多多中心研究,更快地拿出高质量数据来支持临床决策;③胃癌的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涵盖影像学、内镜学、病理学、外科、内科以及化疗等专业。建议有条件的诊疗中心成立多学科团队,共同为患者制定一个整体有序的治疗路径,进行胃癌全程管理。

版面编辑:朱亚男  责任编辑:唐蕊蕾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CCO 2018赵岩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