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 2021丨警惕长途跋涉中硌脚的小石子儿——潘跃银教授:如何预防抗肿瘤治疗所致的心血管毒性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1/9/27 12:19:33  浏览量:988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第二十四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CSCO学术年会于9月25~29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编者按:第二十四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1年CSCO学术年会于9月25~29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在9月25日举行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2021CSCO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防治指南》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潘跃银教授对CSCO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防治指南(2021)进行了解读。《肿瘤瞭望》特邀潘教授就此相关问题分享的观点。

 
《肿瘤瞭望》请谈谈您对肿瘤治疗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的理解。
 
潘跃银教授:过去我们对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安全问题关注不多。目前,在肿瘤的治疗中,尤其是随着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一些新型药物的引入,抗肿瘤治疗药物引起的心血管问题越来越多,相关报道也越来越多。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安全问题有两方面影响:一是在抗肿瘤治疗期间出现心血管毒性以后,会影响我们抗肿瘤治疗过程的进行和完成;二是随着肿瘤治疗的进展,目前抗肿瘤治疗的结局越来越好,很多患者会长期生存,对于这部分患者,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损伤也是普遍存在的,而对于这部分人群,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疾患,对患者的长期生活质量,甚至是彻底的康复以及工作与生活影响都非常大。因此,目前我们对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发全的关注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我们成立了多学科专家参与的CSCO肿瘤心脏病学专家委员会,国内很多中心也建立了肿瘤心脏病学的专科门诊,旨在国内抗肿瘤治疗领域以及心血管病领域唤醒大家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进行干预,希望能改善肿瘤患者整个治疗的结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抗肿瘤治疗相关的一些心脏疾患。
 
《肿瘤瞭望》我们通常采取哪些方法来监测抗肿瘤治疗所致的心血管毒性?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或遵循哪些原则?
 
潘跃银教授:对肿瘤患者心血管问题的监测涉及抗肿瘤治疗全程,包括治疗前、治疗中及治疗后。第一,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多维度的评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心血管或心脏安全性相关的基础疾病及功能进行评估;第二,在整个抗肿瘤治疗过程中,检测某些指标或实施一些检查,来监测抗肿瘤治疗引起的一些肿瘤患者心血管相关问题的发生;第三,抗肿瘤治疗后,对肿瘤患者包括康复的患者进行长期监测和随访,以确定是否发生抗肿瘤治疗引起的远期心脏并发症,必要时采取具体的措施。
 
关于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血管问题的研究,目前在全世界范围还比较有限。我们推荐的一些检查与普通的心脏检查方法是相似的,包括肌钙蛋白、左室射血分数、纵向应变力、磁共振、核素监测等都还是传统的方法,未来,我们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开发出肿瘤心血管病相关的一些特有的检查方法,更好地改善肿瘤患者的治疗结局。
 
《肿瘤瞭望》我们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抗肿瘤治疗所致的心血管毒性?
 
潘跃银教授: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心血管毒性的预防分几个层次,本次我们主要讨论一级预防的问题。一级预防就是我们在治疗前为患者提供的一些预防。其中包括:第一,抗肿瘤治疗之前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选择的这些药物毒性如何,不同药物之间进行组合是否会增加心脏的安全性;一些新型药物的剂量,是否会改善心血管的毒性。例如,今天的报告中提到,我们应该充分地考量蒽环类药物的累积剂量的问题,我们要避免蒽环类药物与抗HER2药物在乳腺癌患者中同时使用,避免VEGF/VEGFR通路抑制剂和蒽环类药物的联合使用,也要避免放疗与蒽环类药物的同时使用。另一大类药物是心脏保护药物的使用问题。第二,一些心脏保护药物的使用问题。今天我们接触到了很多药物,包括右雷佐生、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在我们目前的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但总体而言,现在的研究的证据级别都不太高,在指南中的推荐级较低。
 
因此,我们亟需在国内开展一些大型临床研究,以证明对于肿瘤患者的心脏安全,哪些药物确实是有改善作用的,以致未来临床中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药物,来保护患者,这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行动。我相信在抗肿瘤药物心脏安全性领域,未来会有很多成果与广大同道见面。
 
专家简介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聂会珍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CSCO2021

分享到: 更多